“扮靓城市,我认领我服务”志愿服务项目


凝聚爱心力量.png

一、项目背景

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,城市环境治理面临着诸多挑战。为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,鼓励党政机关、企事业单位、各类社会组织和家庭以志愿服务的形式参与城市环境治理,构建共管共治共享格局,临沂市委社会工作部、临沂市城市管理局、临沂市精神文明办公室、临沂市志愿服务联合会联合推出本项目,将城市公园、广场、道路等分成若干志愿服务区,鼓励主动认领并开展志愿服务,共同为打造美丽宜居的城市环境贡献力量。

认领公园.png

二、项目目标

1. 显著提升城市环境治理水平,精心打造整洁、美丽、文明的城市环境,让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焕发出独特的魅力。

2. 大力增强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,引导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城市治理,形成人人爱护环境、人人关心城市发展的良好氛围。

3. 成功建立长效的城市环境管理志愿机制,确保志愿服务活动的规范化、常态化、可持续化,形成共管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。

三、认领区域划分

充分考虑城市的地理布局、人口密度和环境特点,将城市公园、广场、道路等区域科学合理地划分为若干大小适中、边界清晰的志愿服务区。每个区域都明确标注其范围、面积、主要环境特点和管理重点,为认领主体提供清晰明确的服务目标。

四、认领主体

1. 党政机关:发挥引领示范作用,带头参与城市环境治理,展现良好的社会形象。

2. 企事业单位:鼓励员工积极参与,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,提升企业形象。

3. 各类社会组织:包括环保组织、慈善机构、社区团体等,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和组织力量。

4. 家庭:以家庭为单位参与,培养家庭成员特别是青少年的志愿意识、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,推动全社会文明素养提升。

五、项目内容及要求

 (一)垃圾清理。捡拾公园绿地、铺装地面、道路及绿化带内纸屑、烟蒂、塑料袋、包装纸等各类垃圾,清理卫生死角。

(二)设施清洁。擦拭公园绿地、游园广场、道路两侧的座椅、栏杆、垃圾箱桶、公交站牌、导视标识等各类公共设施表面的灰尘污渍,清除乱涂乱画、违法小广告等影响市容市貌的不规范张贴物。

(三)公益宣传。通过宣传手册、标语海报、现场讲解等宣传方式,引导群众正确理解、支持和践行垃圾分类投放,养成良好生活习惯,共同保持市容市貌。

(四)秩序维护。引导机动车、非机动车有序规范停放。劝导随手乱丢垃圾、违规搭建帐篷、烧烤等占用、毁坏设施及绿植、不文明养宠等不文明行为。

(五)绿植保护。具备技术条件的,可以在绿化管理人员的同意和指导下,协助养护人员进行绿地浇水、修剪、除草等养护工作。

(六)水体整治。具备技术条件的,可以在管理人员的同意和引导下,协助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水面漂浮垃圾的清理和打捞等工作。

六、项目实施步骤

1. 区域划分与发布

- 市城市管理负责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实地勘察和调研,充分征求社区居民和相关单位的意见和建议,共同协商完成志愿服务区域的划分。

- 通过市委社会工作部、城市管理局等网站、新闻媒体、志愿沂蒙公众号等多种渠道,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公开发布志愿服务区信息及认领规则,包括区域位置、面积、环境特点、服务内容和要求、报名方式等。

2. 认领报名

- 认领主体根据自身情况,填写详细的认领申请表,明确认领区域、服务内容、服务时间、参与人数等信息。

- 设立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报名渠道,线上可通过政府网站、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填写申请表,线下可在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办公室报名。

3. 资格审核与确认

- 成立资格审核小组,由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,对认领申请进行审核,通过后,与认领主体签订服务协议,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,包括服务内容、服务标准、服务时间等,并颁发认领证书。

4. 培训与指导

- 组织专业人员编写培训教材,内容包括城市环境治理知识、服务技巧、安全注意事项、工作标准等,制作培训视频和手册,方便志愿者学习。

- 根据认领主体的需求和实际情况,采取集中培训、现场指导、在线学习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,确保志愿者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。

- 建立联络机制,为认领主体提供持续的指导和支持,及时解答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。

5. 开展服务

- 认领主体按照服务协议和工作要求,每两周开展一次服务。

- 做好服务记录,每次服务结束后,填写服务记录单,包括服务时间、内容、参与人员、服务效果等,并附上照片和视频等资料。

- 定期对服务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,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和方法,提高服务质量和效果。

6. 监督与评估

- 成立由政府部门工作人员、市民代表、专家组成的监督小组,定期对各服务区域的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,检查内容包括服务质量、服务进度、服务效果等,评估方式包括实地考察、问卷调查、居民满意度测评等。

- 建立公众监督渠道,通过政府网站、微信公众号、投诉电话等方式接受市民的意见和建议,对反映的问题及时核实和处理,并向社会公布处理结果。

7. 激励与表彰

- 设立专项奖励基金,对表现优秀的认领主体进行表彰和奖励,表彰形式包括颁发荣誉证书、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、在媒体上进行宣传报道等。

- 定期开展“最美服务区域”“最佳志愿服务团队”“优秀志愿者”等评选活动,激发志愿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。

- 通过媒体宣传优秀案例,分享成功经验和感人故事,激励更多主体参与到城市环境治理中来。

七、爱心捐赠与志愿服务组织报名

有意捐款者,可登录联劝网https://www.lianquan.org或扫描下方二维码,填写信息完成捐赠;志愿服务组织报名,发邮件至zhiyuanyimeng@163.com,附团队介绍与项目规划,经审核后纳入扶持名单。期待各界携手,为志愿服务添砖加瓦!

cdekptue-fkwq.jpg

pezikawu-l2dj.jpg